晏殊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有中文系的人吗】
    头像
    紫燕游梁 14
    2016-10-15
    只看楼主
    耗子要问问题…………
    221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5
    文学史为什么是中文系学的,明明应该是历史系的课程吧……
    打开APP查看5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5
    专业人士是怎么评判一个作者的题材广阔 / 狭窄的,又是怎么评判一个作者的体裁广阔 / 狭窄的?这两个指标在评论文学地位时很重要吗?
    比如,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中国古典诗歌题材一共有几类,涉及多少算题材广阔 / 狭窄?对于一首作品中题材交叉的情况如何判断?
    题材和体裁是否有高下之分?比如,社会题材比爱情题材牛逼,七律比七绝牛逼之类。
    打开APP查看14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5
    一个作家的成就 / 影响 / 贡献 / 地位的大小高低,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打开APP查看2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5
    目前专业人士,有没有打算为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一套承继传统的,而又相对标准化的评论体系?
    打开APP查看18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6
    当大师们互相掐架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打开APP查看3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16
    文学研究,目前有打算全面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吗?
    打开APP查看9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0-30
    你们是否觉得粉丝群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偶像的某些特质?
    打开APP查看7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1-1
    来来,小猫科普一下:不同的诗体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分别适合表达怎样的情感,不同个性的诗人擅长的诗体有什么不同之类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知道下次该练什么体了)
    @锡山荠菜花
  • 头像
    牧人乃夢 6
    2016-11-1
    还有一类诸体俱长的人,如果没有修到大德君子(貌似很少见到),就多半是聪明博学而八面玲珑,但细看做人也好写诗也好容易流于油滑,因为各方面都聪明所以总能找到逃避的去处,没有老杜那种和命运死磕的劲头。苏轼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打开APP查看13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1-4
    楼上的笔记并不错,但说的是一般认为的大体上的情况,然后我也说说诗体。
    就现代来说,七绝是最简便普适的一体,基本上任何题材、情感都可以写,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但是都可以用,风格很多。我不认同“七绝是写片段的”和“性格比较平稳的人很难写”。五绝是诸体中最难的,感觉过了唐朝就没多少名篇了,到后来几乎看不见了。目前五绝的语感我还没出来,就不说了。
    五律和五古其实非常接近。五律布局可以很规则也可以很灵活,中间两联该怎么写,其实是无所谓的。唐代有一些入律但没有对仗的五律被后人推为天籁,基本就是入了律的五古,这种方法简单又有效,估计只是那些被起承转合和对仗教条主义束缚的后人不敢学……
    五古的叙事功能,呃,早期好像是这样,可是当时只有五言诗啊。后期应该是被长篇七言歌行体(和小说)取代了。七言古诗里面歌行多,纯粹的七古应该是后起的,本来应该和歌行分开,可是好像这两者界限不是很明显。
    七律,我是和长调词视为同一类的:容量高,讲究章法,技巧多,因为看起来正式,结果什么比赛之类的特别爱出。七律以老杜作为分界线,杜之前有一种,是初唐和盛唐前期的,以古变律,比较随意,但我们现在对七律的习惯是说“杜律”的形式。在后代主流评价里,除了杜甫以外,盛唐诗人最不擅长的几乎都是七律,他们写的就是之前那种,未必真的差,可能是后来的人对七律的期望被固定了吧。这两体我写的都很少,因为内容多,少有合适的题材,又不想使劲往里面填字数。
    小令基本可以和七绝视为同一类,灵活,易于尝试和创新,也很容易手滑。总的来说我可能不太适合写词,不止一个人说我的词太像诗,兴太多,比、赋太少。“日常生活中的艳情”是在晚唐五代的文人词崛起之后才从诗里抽离的,我觉得它是换一个领域去生长之后,才造成不被诗认可。
    但是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去盲目追求“无事不咏”和“诸体皆工”。而且工不工的标准还捏在别人手里,可能你所努力的只是达到别人的期望而已。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6-11-4
    “接受史”是不是给了评论家们一个合法的信口开河的理由……
  • 头像
    么夭萌兮 8
    2017-5-19
    哇........!对于那个如何判断作家影响力的题目很好奇,可惜没有人回答。(o゜▽゜)o☆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7-5-21
    3、文言实验。2002年实验派主将嘘堂在故乡论坛首次提出了“文言实验”的旗号。尽管嘘堂一再声称实验无体,但嘘堂及其他二三子的探索成果仍被称作“实验体”。自然,流弊从文言实验这一主张提出伊始就已产生。所以今日有作者戏称实验体是与遗老体、老干体并称的“诗坛三大公害”。不过,文言实验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探索仍然堪称整个诗词史的一件大事。因为尽管他们承接晚清“诗界革命”的道路,但在他们的创作中的的确确又融入了许多新的意识和内容。总体来说,“格新调古”四字可以概括二三子的实验宗旨。嘘堂等人并无意全然推翻传统。他们讨厌的不过是陈套的手法、腔调和审美范式。嘘堂认为,时代变化翻天覆地,今日创作在意识与技法层面应有新的破进,而在新变中又应继续葆有文言之美。在众多诗体中,实验诸子特别偏好古体,尤其是五古。当然广义上,李子和独孤食肉兽等人尽管不在嘘堂旗下,但仍属于实验阵营。他们的突破点则主要在词上。概言之,文言实验至今,影响极为广泛,并将推动旧体诗词向意境更有哲思、语言更加新辟的道路走去。
    打开APP查看1条评论
  • 头像
    春日刘郎 8
    2017-5-23
    其实全部的人文科学只有一种,就是历史学,广义来说,文学就是研究历史上遗留的作品,也就是历史的资料,所以读史明智,先学会读史才理解人文学科。
  • 头像
    么夭萌兮 8
    2017-5-28
    【文学是研究历史上遗留的问题】这句话对错不太清楚,不过文学作品很喜欢提及历史倒是真的呀。
    最近看饮膳随缘,城与文学什么的,似乎主要也是从历史角度出发展开来写。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7-5-29
    我记得老是有人说,随着教育的普及,或者是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审美品位就越来越低。真有这么回事吗?
    打开APP查看3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7-6-4
    明代以后乃至当今,中国社会是越来越走向世俗化,文化是普及了,但社会主流人群的阅读趣味则每况愈下。与此相对应的,是唐诗中那些黄钟大吕的杰作,比如杜甫最好的作品,当然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北征》,逐渐不太有人喜欢了,而一些诗意浅显、内容健康的小诗,则渐次占据主流。这大约就是《唐诗三百首》久盛不衰的原因,也是《排行榜》硬是祭出古人的宝贝,引致舆情哗然的原因。——陈尚君
    打开APP查看30条评论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7-6-11
    其实我想说的是“文化是普及了,但社会主流人群的阅读趣味则每况愈下。”这种事情真的存在吗?
  • 头像
    紫燕游梁 14 楼主
    2017-6-11
    忽然想到,“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杜甫对士人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事情有吗?影响人格肯定是有的,但是并没有这里说的那么重要吧?
  • 头像
    田田哈蜜瓜 9
    2021-7-20
    天天问这么多问题,很多都是只有自己才明白的
  • 头像
    田田哈蜜瓜 9
    2021-7-20
    不好回答,这些问题还是得自己悟,积累多了自己也就有答案了。我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吧主想听我也可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