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基于运动康复视角的BIKE FITTING
    头像
    失心的三 16
    3-15 17:29
    只看楼主
    又名《bike fitting到底是什么》
    每次贴吧开始争论fitting,都会有很多奇怪的观点,诸如新手不适合做fitting,fitting只是些建议和参考,fitting只会让人骑的更pro更激进,或者没上锁不能做fitting,不训练就不需要做fitting,便宜车不值得fitting,应该先买车再fitting,一次fitting的结果换车就会失效,新手不懂fitting做了也白做等等……
    每个人眼里的fitting似乎都是不一样的,于是从每个人的主观层面出发,fitting被赋予了许多不存在的功能,比如fitting治百病;也有拿掉了许多步骤,变成了简单的人体测量。
    许多新出现的内容创作者也会不断的提到这么个名词,不过也只是重复些人云亦云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可以是主观的,也可能是部分客观的。
    我更想问的是,每一次争论开始之前,大家对fitting有统一下来的认识吗?大家眼里的fitting流程,功能,意义是相同的吗?
    如果没有统一,那么大家在争论什么呢?
    (按照惯例免责声明,本次额外强调不是任何自行车相关行业从业者,无任何利益牵扯,做内容到今天一毛钱也没赚到过,天天被白嫖。所以也不提供任何有关fitting机构,车辆设定,运动损伤之类的建议,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问也不回。
    也别对着我搞什么“飞艇不普及,何不食肉糜”之类的情绪输出,这不是我的错。)
    108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0
    ——
    Bike fitting目前应该没有一个官方正式的中文译名,它需要一串长长的中文注释,被解释为:一系列流程的自行车“尺寸调整”使其适合并匹配骑乘者。因为是在强调“结果”,所以很多人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自行车上,于是逻辑上又变成了那种把车当做孤立性物品的立场,忽视了大量的“人”的部分去讨论问题。这种逻辑的本质仍然是“人去适应车”,认为fitting研究的是车而不是人。
    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更精准的中文翻译去解释bike fitting这个词语,更希望能够推翻fitting这个词语建立一个全新的中文描述去代替这个概念。但是在这之前,我觉得我们得先定(jiao)义(bian)一下什么是bike fitting。
    Fitting的形容词意思是“适合(某场合)的;合适的;恰当的;合身的”,动词意思是“(形状和尺寸)适合,合身;试穿(衣服);(大小、式样、数量适合)可容纳,装进”,在bike fitting这个描述里面,是形容“自行车与骑乘者之间的适配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那么对应的bike fitter这个职业的中文翻译应该更接近“自行车适配师”,是对这个自行车适配过程进行统筹管理操控的人。
    Fitting的名词意思是“小配件”,用名词词性去理解bike fitting就变成了“自行车小配件”这种跟服务无关的词汇。
    Bike fitting是一个过程,它应该按照形容词和动词去理解,只是作为一个“服务类商品”,需要有一种名词性质的名称,这就导致在理解上很难给bike fitting取一个清晰明了的中文译名,这么多年一直意会的名字来描述这个行业。
    我相信第一次见这个词的人(包括我)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什么东西,作为从业者也很难用最少的词语做出最准确的解释,这种模糊的形容又给了许多半吊子的机构进行二次创作的空间,赚一些不对称的钱。
    对于所有人来说,bike fitting这种服务需要一个信达雅的中文翻译,当然这是从业者们的任务。
    打开APP查看3条评论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1
    如标题,我是学的康复治疗,不是bike fitting,在开始之前我觉得应该先明确一件事,fitting研究的是人体运动,而非自行车器材。
    本来想整点大活,越考虑全面反而越接近fitting侧的入门必读,还有一些对行业发展相关的讨论。
    还是先从基本fitting流程开始吧,然后再逐项解释。客观层面上,我有给bike fitting行业搞宣传的事实;主观层面上,我为了一碟醋包了顿饺子。
    1.首先是找到有能力提供这项服务的fitting机构进行预约,按照他们的要求携带必须的装备如骑行裤和锁鞋,在预约的时间出现在对方面前。
    2.当fitting开始后,fitter会首先对你进行一系列的问询确定客户需求,然后开始做基础的运动功能评估。确定基本运动功能之后开始准备进入自行车一侧,先设置好锁片位置,再确定关节位置,贴上3D动态捕捉设备的贴片,开始上车骑行。贴在身上的3D动态捕捉设备连接电脑软件完成实时的建模,记录并分析身体动作,最终敲定车辆设定和训练建议,并出具一份fitting报告作为结论。
    3.由于配件尺寸问题,很多人无法第一次就获得最佳的设定结果,所以会有更换配件尺寸之后进行二次回访来修正第一次的设定结果。
    (PS:这已经是我能够说出的极度压缩的流程,作为一项服务,它的信息密度是很丰富的,用“fitting”这个带有意会性质的词来做服务类商品的名字,整的跟互联网黑话一样……)
  • 头像
    暴躁阿夕 7
    3-15 17:32
    查验,帮顶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2
    要开始逐项解释了。
    第一环,fitter会在预约的时候就告知必须携带的装备,听话准备好就可以。
    骑行裤一方面是要参与骨盆稳定,一方面是要在股骨大转子贴点确定髋关节位置,宽松的休闲裤贴完点会晃荡,可以说毫无准确性,所以紧身的骑行裤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是夏季短裤。(不知道那种紧身瑜伽裤是不是也可以?包括不穿…?)
    同理肩膀位置也一样,当然男性可以选择光膀子,其他诸如踝,膝,肘,腕,基本上能不遮盖就不遮盖,贴点直接贴皮肤上。
    锁鞋应该是个可选项,不能要求初次骑行的新手一律上锁鞋吧?但有些fitter可能对这个有要求,没锁鞋无法固定脚的位置,最后会影响踩踏模型的精准度,算极端守序派吧,可能是严谨,也可能单纯嫌麻烦;有些则不在乎这一点,毕竟有意识的控制也能起到一样的效果,后续上锁只要设定好锁片位置,将锁片高度加到设定里面,仍然不改变最终结果,算中立守序。
    我站后者,没上锁肯定是能够做fitting的。踩踏是人体运动的一种,只要身体零件没有缺少,有没有起到固定作用的锁鞋,在我眼里没有区别,B站舒迷说在要不要上锁的视频里就表达过这样的看法。
    有区别的是fitter自身的意愿和选择。
    有没有自行车其实不重要,fitting机构有自己的模拟车(没这玩意就别去做了,赶紧换一家),可以理解为一种可快速调整的骑行台,如图连曲柄都有长短不同的五个孔,一套顶五套。

    Fitting研究的是人体运动,给出的设定结果是“做fitting的人”可以用的设定,是随着这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身材走的,这叫“车适应人”。
    Fitting结果会给出符合个人期望与能力的最终设定,到时车架尺寸,垫圈,把立等配件尺寸就是个排列组合的事儿,fitter也应该给出详细的建议,这是他提供的服务之一,最后就是将最终设定从模拟车复制到自己的车上。
    此时区分一下,车架几何是车架几何,车辆设定是车辆设定。
    “先买车再fitting”的逻辑是错的,如果准备购买昂贵的器材,先去fitting找到自己的车辆设定,确定某个车架自己能够使用,才能走最少得弯路。如果最后的fitting结果证明车架尺码错误,调整不到建议的设定,再换车等于多浪费时间金钱。
    使用已有的自行车进行fitting,好处是可以结束的同时就调整到最终设定出门骑行,这样也可以省去复制设定过程中的细微误差。但设定超出了当前车辆的调整范围,就只能先凑合骑,结局还是换车。如果每一次买车都正好买到符合fitting结果的车,那当我没说。
    打开APP查看3条评论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3
    第二环,类似问诊,询问一些基础的身体问题,像年龄职业,生活习惯,运动经验,骑行的频率目的等,确定一下客户做fitting的目的。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甲是毫无运动经验肥宅,但希望使用激进设定进行公路车竞技;乙可能有一定跑步运动基础,只希望使用舒适设定来调剂一下口味;丙是职业运动员,希望换个项目从头再来;丁是个有下肢损伤的人,只想找到踩踏动作的问题继续骑车,设定够用就无所谓其他……
    这些人都是用不同的基础,保证不同的目的来完成bike fitting的,作为私人定制的服务,也是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提供详尽的解释让客户理解。
    客户如果明确表示未来要进行长程耐力骑行,fitter非得按着头逼人家用极限落差的短程计时姿势骑车,那可以直接下岗。
    作为普通大众都知道人不可能活的一模一样,有问题都要对症下药,怎么反倒去了收钱提供服务的人那里,就觉得他们会有认知偏差呢?如果让所有的车友都使用同一风格的车辆设定,按照同一种方式去训练,肯定有人受不了,甚至根本做不到,或者越努力情况越糟糕,这部分人自己就先跳出来骂了。
    “fitting只会让人变成激进的运动员,或者fitting只会让人买耐力车”之类的话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说辞很像是一种刻板印象,把所有人都一杆子打死。
    运动自行车可以造成的运动损伤是很多的,常见的膝伤,髋伤,腰酸,脖子酸,手脚麻木,不要觉得自行车运动多么友好和健康,医生或康复师嘴里的自行车和我们聊的自行车不是一个东西。
    许多人是先出现的损伤不适才开始寻求解决途径(这里默认一下,这类问题都是只会出现在自行车上,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里),这时要主动告知,并要求fitter在接下来的评估过程里面重点关注和解决。
    当然就算不说,fitter也该主动问。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3
    第三环,开始进入能力评估。
    评估其实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三遍)的一件事,我就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很多人对fitting的看法是寻找到一个“正确的设定”,认为只要设定和姿势调整到位就万事大吉,但“正确”的标准各有不同。
    符合测量结果的设定≠符合能力的设定。我可以说出一个动作的完成标准是什么,但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去完成这个动作。两个身高跨高手长一样的人,一个硬拉一百公斤,一个无负重硬拉都做不稳定,能用的设定范围也不可能一样。
    人类这个物种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好了全套的运动功能,这个功能由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神经控制,动作模式还有生理系统等共同组成。换句话说只要是没有先天畸形的人,大家在基因层面上的运动功能是一致的。

    比如每个人都有手臂上举180°的能力,只是随着后天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惯影响,这些功能会根据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时候个体差异会变得很明显。年龄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年龄大且关节功能极差的人,大概已经经历了漫长且糟糕的生活习惯,别急着抬杠,先想想自己能不能不久坐。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4
    Fitting不止调车,更重要的是调人,调那个要去骑车的人。
    更准确的说,调的是人的运动功能。
    Fitting是为了“适配”,那么“适配”应该有多少步骤?整理,测量,评估,排列,组合?如果某环节的结果不理想呢?
    随着年龄,生活习惯,或者意外伤害等因素带来的运动功能的变化,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自己独有的运动功能限制。如果仍然维持原来的生活模式,这些问题会慢慢积累,直到随着时间演变成骨外科的问题,比如常见的腰突,肩周炎,颈椎病……这个过程很漫长,可能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
    如果不解除这种功能限制,直接进入追求运动表现的专项强化训练,往往都是以“邻近关节代偿”的形式进行运动,就会有各种潜在的损伤风险,表面上是动作稳定性差,姿势变形,发力感不强,运动不适增多,运动体验差,训练效果不明显……这个过程会进展的很快,而且越拼命的训练,损伤来的就越快。
    运动损伤是“结果”,我总在重复这一点。只想着处理“结果”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知道造成结果的“原因”,寻找“原因”的过程和手段就是评估,等同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及“诊断手段”。
    运动功能评估以解剖学和肌动学为基础,根据每一个肌肉、韧带、骨骼,神经的形态、位置、功能,建立针对每一块肌肉、韧带、骨骼,神经的测试动作,根据结果和反应来判断对应位置的状态。
    除了单个关节,还有整体上的姿势排列,重心分布,平衡控制,神经传导路径等等一切有关人体运动相关的事项。
    适配的过程不单单是把一堆优秀但散乱的东西排列组合起来发挥最大效能,还要发现许多不优秀不完美的地方,补足它并使之能够在整体表现上满足基本需要。
    评估正是发现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手段。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5
    大部分久坐形态的现代人属于运动能力不优秀不完美的情况,所以适配的过程不单单是排列组合,还要有评估,补足,教育使之维持。一个优秀的fitter,对标的应该是一个高级健身教练或者初级康复治疗师,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育自己的客户如何避免重复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尤其是毫无经验的新手)“做一次fitting”是一个需要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理解,纠正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学会自行车运动(我知道很多人听不得这句话)。就算是pro的fitting也应如此,他们的fitter应该更加优秀,或许可以身兼体能教练与康复师,听取这部分的意见对他们的成绩来说更有意义。
    尤其是新手,不了解自己的关节功能,不知道正确的动作模式,也不知道如何去运动,越需要在开始之前进行运动功能的评估和筛查,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获得更好的起点。
    《关于零基础新手该如何开始运动(序)》https://tieba.baidu.com/p/8385989310?pid=147488305262&cid=0#147488305262 里更详细的解释过这一点。
    “遇到问题再解决”更好,还是“根本不会产生问题”更好?这里的“问题”可不止是想不明白的疑惑,还有无法挽回的运动损伤。
    Fitting有这一环,可以教会如何正确的进行自行车运动(再次重复我知道很多人听不得这话),所以新手反而更适合先fitting再上路。
    “先骑一段时间有问题再fitting”的话,等于“学生自己应该先找资料自学,学不会再找老师教”一样,等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习惯养成以后,纠正的成本就要成倍上升,甚至误 人 终 生。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6
    康复也好,健身也好,前提都是“评估”,评估目标的功能状态,确认其不需要转诊到骨科内科外科神经科等科室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建立了完整的损伤机制,找到了造成损伤的源头,可以进行且需要进行某程度或某方面的手法治疗或训练,才能开始制定对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否则是不负责任的。
    有评估才有康复,在康复治疗角度上,一切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案和运动建议都是建立在对运动功能的正确判断上的,fitting也是同理。
    有了对运动功能的正确判断,才能给出客观实际的设定建议和矫正训练思路,否则一切意见都是空中楼阁。
    请注意逻辑,需要先有评估来确定问题,然后才能讨论解决问题。
    许多关于运动损伤的提问直接跳过评估环节,不寻找问题的源头,就企图直接解决问题,这话好像要抛开地基直接盖二楼一样不切实际。所以知道的越多,无知也就越多,就越不敢对诸如选车架大小之类,进行简单粗暴的是或否的回复。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7
    康复功能评定是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购买fitting服务的人大多数是没有经历严重运动损伤的普通人,所以评估的内容量相比完整的康复学知识有大幅简化,更接近健身一侧的评估。
    在自行车里面主要进行下肢的运动,所以评估的重点围绕下肢进行(优秀的fitter会提供上半身及更多项目的评估),车下静态的部分如骨盆、髋、膝、踝、足的关节活动度,动作稳定性,肌肉力量,对称性等;
    动态的部分则使用贴点设备在自行车上进行踩踏动作的采集,建模和观察。
    踩踏是自行车这项运动专有的动作模式,fitting不需要考虑日常步态、跑姿、生活习惯等动作的功能表现,这里的复杂程度也是被简化的,某种程度上也是特化的。
    在前面交流部分,如果有其他类型的问题也要告知,要求进行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为车座和车把会对身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所以一些日常生活里的运动问题不会或者较少出现,部分fitter估计会认为对自行车无影响,至于他会不会关心你在自行车之外的健康,也取决于他的能力水平或者主观意愿。
    考虑到有过fitting后依然手麻到无法忍受的案例,这种评估能进行到何种程度就只能寄希望于fitter个人水平。
    在具体的执行上,就是在fitter指导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动作,用动作表现来判断运动功能,这里可以是单关节动作,也可以是整体动作,侧重点各有不同。

    (伸髋小测试)
    在康复侧,这些基础关节功能问题都属于运动功能评定,还要根据不适或损伤情况评估相关的每一条肌肉,韧带,神经,再了解个人的动作模式生活习惯,建立完整的损伤模式。
    除了运动功能这一大类,还有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这里只聊运动功能。
    这才是真正重要,真正有技术含量,值回票价的部分,但也是能暴露fitter经验水平的部分。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38
    常见的对fitting的理解是“矫正一下姿势”,那怎么去理解“矫正”?好好的一个人平白无故就要被进行各种矫正?
    所以得先发现问题,如果发现膝盖往内扣了5cm,往外推5cm回去就解决问题了吗?
    要是移不动呢?硬掰吗?
    为什么都是两条腿,有的腿就往内偏呢?单纯的把问题归咎于人和人不一样就能没事了吗?如果对方的不适和损伤一直存在,要怪对方发育的不标准吗?
    膝内扣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内扣只是一系列问题的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股骨内旋,股骨内收,足弓塌陷,骨盆侧倾等等各种原因,这些问题会继续代偿引起长短腿,脊柱侧弯和高低肩。

    先提的是“膝内扣”,但实际操作里膝内扣未必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也未必是膝关节先出症状。先出现的可能是长短腿,足弓塌陷,骨盆侧倾,足跟疼,腰疼等等…图中每个位置的单独出问题,都可能引出整个代偿链。
    如果基于单纯的膝内扣去调整,只练臀中肌,足弓还是塌的,骨盆还是歪的,坐姿还是斜的,就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这只是个最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可能是更多种问题合并发生,且症状或不适可在任意环节出现,所以需要评估确定问题源头,之后才能谈解决。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0
    在《万字迭代,2024的公路车完整入门必读》https://tieba.baidu.com/p/8830196547?pid=149490121157&cid=0#149490121157 里面我用了很大篇幅去强调“能力”,因为器材调整是有极限的,能力不够再怎么调器材也没用,就是存在不适合直接搞训练的人。
    车辆设置只能限制前后方向(矢状面)的动作,那当骨盆在车座上发生水平旋转怎么办呢?上半身朝一侧歪怎么办呢?把车座也旋转,车把也歪过来,扭曲着前进吗?

    (水平面/俯视角的骨盆旋转)
    所以还是得调人,从身体的运动功能上找问题,就永远离不开评估。
    评估的项目越多,对客户的运动能力就了解的越多,能够建立起运动模型,找到运动过程中的短板,可以找到已有损伤的源头,或者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损伤情况,然后做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
    这部分的知识储备必然是对人体运动的了解,而不是自行车器材。
    所以说fitting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车是用来实现这种运动姿势的方式,而不是运动姿势本身。换言之,fitting里面只关心车辆的几何设计能否满足设定需要,是否易于人体操控,不关心车架是碳是铝,是入门款还是顶级,对方如果说你车太便宜不让做fitting,建议直接物理攻击。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1
    评估运动功能的目的是确保最后的设定要符合能力。如果出现设定与能力不匹配的情况,总不能立刻修改能力数值吧?为了确保“车适应人”,就只能委屈一下用更高的车头,更更高的车头,高到不切实际就放弃公路车转而买耐力车或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功能性训练。
    每一个fitter都应该明白,自己提供的服务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而问题并不只有“车辆设定不到位”这一种。自行车上出现的不适和损伤,也可能出现在客户的其他运动场景里,这些损伤模式都是相通的,如果fitter意识不到这一点,那真是让人失望。
    说fitting是量体裁衣,量的体就是能力数值,裁的衣就是符合能力的车辆设定,既不是无脑激进,也不是无脑舒适,而是主观需求与客观能力之间的平衡。
    用了大量篇幅来描述评估,是因为在各种科普内容里面这部分内容是缺失的,它真的重要到无可替代。更不幸的是,至今还没有什么简便的方式或者流程来判断一个人在运动自行车上的能力,请别跟我说体前屈。
    再说一遍,大量篇幅来强调评估,其中一个理由是这一切都围绕“人”的部分产生。
    换句话说,这一次的fitting结果针对的是“做fitting的这个人”,而不是做fitting的那台车。
    车架几何是车架几何,车辆设定是车辆设定,动作姿势是动作姿势,三者各自独立,同时相互牵制,望周知。不管是换什么车,都不改变本次fitting的动作姿势,都应该复制本次的车辆设定,这也是最后完整报告给出具体几何数据的理由,因为这套数据是“人”的数据。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4
    第四环,将动作捕捉设备佩戴到身体上,上车(or模拟车)进行动态的踩踏,在许多的科普内容里会对这部分着重描述,估计各位已经很熟悉了。
    人体的关节活动度也是运动功能的一部分,合理的关节活动范围也是一种参考指标。
    不合理的关节活动也可以提示运动存在异常,能够和损伤建立联系,用来指导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
    例如踩踏中的踝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可能存在坐垫设定不合理,小腿肌肉过度使用,不良动作习惯等问题,在动态模型的记录中可以观察到每个角度上的踝关节角度,来更清晰的判断踝关节的运动是否存在异常,如何异常。
    空间是三围的,踩踏也是三围的,任何动作都是从三个基本运动面上去分析研究。
    侧面(矢状面),也是日常提到最多的方面,它也是被车座车把的位置限制的最多的一个面。

    (矢状面/侧面)
    踩踏是动态过程,每个关节除了屈伸的活动范围还有动作轨迹,在正前方(冠状面)观察下肢左右方向上的活动轨迹才有的三维模型。
    很多科普内容都不提或者提不到正面(冠状面)动作,这个方向上动作是没有被限制的,膝盖,骨盆,躯干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摇摆,这在设定的基础上还要加入一部分主动的控制,如果运动轨迹偏的太多,或者有不稳定的情况也说明背后存在问题。

    (冠状面/正面)
    水平面的动作也是存在的,比如前面说的骨盆在车座上的水平旋转,体现方式可能是一侧膝盖靠前一侧膝盖靠后,这也能间接的引起长短腿,然后单侧的膝关节不适,踝关节异常,整个代偿链产生……这跟锁片前后是否对称并不矛盾。两侧同时佩戴的动捕设备可能更容易发现这类问题,一侧做完再拆下来佩戴到另一侧的那种会不会发现这类问题我也不清楚。
    水平面动作的幅度受车辆三个接触点的限制,可能不会很明显,发不发现的了,发现了怎么解决,最后都是要取决于fitter个人水平,这其实是全文最无奈的一句话。
    包括上述两个平面内的异常动作,动捕设备的软件可能自动测算出明显的那部分问题,可惜软件只是工具,无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还得是人……
    双侧同时出现的不适或许可以在矢状面上发现,但单侧的不适在矢状面上根本反应不出来,将视角转换到冠状面或者水平面才能发现问题。
    很多肉眼fitting也不考虑这三个基本运动面,什么歪歪斜斜的视角都敢评头论足,得出来的结论自然没有意义……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4
    随着踩踏的进行,fitter会根据软件提供的信息不断的调整坐垫高低前后位置,直到踩踏姿势逐渐靠近最佳的生物力学姿势,确定坐垫位置后再根据一开始主诉的骑行风格设定车把的前后高低,接着再微调坐垫和车把。
    车把的位置是需要“能力”做基础的,如果车把的位置设定好后,踩踏出现问题或者上半身出现不适,则可能说明能力不足无法使用当前设定,就要不得已的抬高车头来弥补了。
    经常看见一些一米七出头结果要骑56/ml码的竞技车,下面一堆人反驳说车架大了的情况,这些反驳的声音都无视了能力问题,默认所有人都拥有同样水平的身体运动能力。
    以前经常说车头长10mm可能没有什么区别,但低10mm会立刻出现不适。在一点一点降车把的踩踏过程中,只要不能使用某个高度设定,身体可能很快就出现问题信号,如姿势改变,稳定性下降,异常的身体压力,疲劳迅速产生,就算车手注意不到,旁边的fitter也会注意到的。
    这个期间内双方在不停的沟通踩踏感受,直到两侧的动作都收集完毕,没有新问题产生才算结束。
    Fitting的动作捕捉其实也是简化成火柴人,只是这个火柴人是由人亲自扮演的,实时动态的,能提供的信息量更多,能够发现实际动态过程中的问题,最后与客户自诉的损伤不适与评估结果结合,建立起完整问题模型,反推出问题来源,才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人在动态和静态中的动作模式,动作控制都是不一样的。拿脚踝举例,大部分人踩踏时脚踝会有明显的活动角度变化,不同的位置上脚踝的角度不同,比如高点时勾脚尖,低点时踮脚,这能反应背后的发力方式问题。
    而静态时可能因为放松下来出现另一种踝关节角度,比如低点时为了腿伸直放松而勾脚尖,这时候不管是肌肉发力还是主观控制都截然不同,完全不能套用到动态去解释问题。
    静态其实分两种,前一种是负重时的静态,这里的负重包括自身体重与地球引力。还有无负重时候的静态如平躺,没有主观的肌肉发力,但肌肉筋膜仍然存在张力去维持姿势,这也提示关节存在某种程度的活动限制,其他关节全部同理。
    大部分运动都是动态对抗阻力的过程,静态和静态无负重动作无法反应动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研究一个动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然要用动态的方式去检查和发现问题,所以fitting必须是动态的。
    静态fitting就变成了基于测量的几何游戏,根本无法反应动态过程。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5
    第五环,此时已过去两三个小时,你可以休息了,接下来就是由fitter收集车辆的最终设定,将上述的评估结果,动作范围等事项整理成完整报告表格,再给出针对性的车辆配件或者训练建议,当然这并不是一切的结束。
    Fitting服务不是一次性的,上述流程至少包含两次,fitter会在预约前告知,没告知就记得问。
    第一次fitting结束后得到的不是完美解。
    人的部分写了很多,运动功能不是训练几次就能解决的,至少要按月计算;
    器材部分会简单一点,合适的锁鞋,矫正垫片,曲柄长度,车座,把立,车把这些东西不是有现货马上就能换,购买之后也是需要时间安装的……
    配件买错或不合适的,第一次fitting后往往只是临时凑合骑,需要等配件更换到位或者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或矫正之后再重复一次完整fitting,才能定型。
    Fitter会说第二次来fitting免费,是因为第一次的时候其实掏了两次的钱,所以即便是最好的3000块左右的fitting,其实单次价格也就1500,一次也得花费两到三个小时,相当于每小时500,那些便宜的千元档就自己算吧。目前市面上的fitting每小时单价差不多等价于几百元一节课的康复训练或者健身训练课程,当然要视fitter水平而定。
  • 头像
    Dhxhd 12
    3-15 17:45
    看完帮顶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6
    ※请牢记,fitting购买的并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车辆设定的结果,而是一整套的自行车运动教程,一切涉及自行车运动的问题,都已经包含在购买的fitting服务当中,包括但不止器材选择。有些机构会在fitting后一段时间内免费调整/复制车辆设定,别不好意思。
    ※对于某些车架或者车身配件的重新选择购买,也应该由fitter来提供帮助或建议,他可以说是自行车方面最懂你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收了钱来解决你的问题。
    ※请不要舍近求远的让一个见都没见过的你人告诉你需要多大的车架多长的把立,这种事蠢爆了。
    ※对于经历完整fitting后继续跑网络上当无脑伸手党的行为,将视为故意耍流氓。
    ※如果全套fitting流程结束,损伤和不适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话,是当事fitter的责任,请明确责任人。最后一个选择就是带上有不适的那台车去找康复侧介入,由康复侧重新进行评估并建立损伤模型,反正都是人体运动问题(我再次表示对看到的某个fitting后依然手麻到无法忍受的案例耿耿于怀)。
    Fitting无法处理各种身体问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除了给训练建议之外,就是用各种玩意(矫正类器械)想办法弥补。
    名义上fitting只解决自行车上存在的问题,只能到踩踏的环节才能够结合前面收集的各种信息,明确动作问题,拿到最终设定,给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能在动态踩踏过程中已经解决了,而复杂问题涉及到新的设定,新的发力模式,新的姿势教育,薄弱环节的改善等等…更多的需要时间去重新适应、学习和训练,不可能在fitting末尾通过fitter短短几句教导能够改变,掌握并展示效果的,这也是我不care踩踏分析这种项目的理由,这种问题根本不可能立刻改变。
    Fitter无法实时追踪fitting后的转变过程,所以请在fitting后存在任何问题时使劲骚扰fitter,让他了解fitting后续的进展情况,对结果建议重新修正,这也是fitting的过程,fitter的任务。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7
    还是会有许多人认为评估没卵用,对评估出来的自己身体上的问题并不在乎,盲目追求车辆设定部分的正确,觉得fitting只是找个设定。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这种服务确实不应该这么贵。
    当然科技的发展最终可以使用各种矫正类器械,弥(yan)补(gai)人体运动能力的补足,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不会去否定这样的进步。
    试想一下,一个人骑在自行车上,ta的脚底是内外翻矫正垫片,膝关节有髌骨带稳定髌股关节,髋关节有稳定装置代偿臀中肌,躯干上有束腰,脖子上有颈托,再搞个躯干稳定装置…你说这些科技牛X吗?那自然牛X的不得了。
    只是作为一门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关节稳定都变成了科技的堆砌,只剩动力源还是肌肉收缩,多少是有点背离血肉之躯了,建议直接搞机械飞升。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7
    Fitting结果是经过了车上车下多个环节详细评估和测试的,针对具体个人的结果。这份结果也不具备给其他人参考的价值,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是不同的,甚至每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都是不同的,测量很难发现这一点。
    这是私人定制服务,“Fitting只是参考和数据”这种话,说的好像只是买了一份标准答案去照抄一样,这一点也不定制。硬要说的话这是在解决“为什么抄标准答案都抄不对”的问题。
    在康复领域,评估是在每个阶段持续进行的。
    康复上的评估等同于医院门诊的验血,拍片这种检查手段,能拿着自己的体检报告告诉别人该吃什么药吗?能拿着一年前的体检报告证明一年后没有问题吗?
    所以一份fitting结果也无法保永久,人是会变的,经历严重运动功能损伤或者运动能力明显变化之后,就要重新fitting了。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8
    Fitting也不是骑行的终点,相反,而是一切的开始。
    Fitting中的运动功能评估找到的运动功能短板,以此设计的训练计划是骑行的起点。
    可以去掉fitting一词,运动功能评估是任何训练计划的起点。
    而一个符合当前运动能力的自行车设定,则是实现这种运动姿势的方式,是支撑自行车运动的另一半。
    两者结合,车适应人,人匹配车,才有很多人说的“人车合一”,很中二就是了。
    所以fitting不能真正解决身体问题,就像看医生不能直接获得健康一样。想解决运动功能问题需要一系列符合自身情况的规律计划,这些计划可以包括训练,但不止包括训练,而且这些计划起码是按月为单位去计算的,有的甚至要按季,按年去计算…
    想靠fitting治百病?就好像再说做个检查就解决三高一样扯淡。
  • 头像
    Legend 8
    3-15 17:48
    顶,字太长,想学习却没耐心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8
    测量是fitting吗?同理,医院的验血拍片是看病吗?这些都只是诊断的一种方式手段,是增加可靠性的一个步骤,不是诊断本身。
    评估技术,动态捕捉设备,包括什么ai大数据,这些都是“工具”。
    《人体运动学》整本书里面都没测量什么事,作为一个具体的需要运动的人,手多长腿多长都不妨碍我们去进行运动,运动的本质是关节活动,是肌肉杠杆,这套杠杆系统的大小长短其实都不改变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然有的fitting服务愿意提供对应的人体测量数据,使用了更多的工具来辅助,只是锦上添花。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49
    肉眼fitting也是fitting吗?
    我是不认同的,肉眼fitting并不严谨,不但极具地方特色,还跟sizing的操作混淆,中间有许多存在于主观上的逻辑问题,高水平fitter或许能靠目测发现很多动态问题,静态也没辙;
    一些车友所谓的肉眼还不如一个静态的关节角度测量;
    更多的是提问方式过于简陋,随便给个什么歪斜视角,局部残图就叫人评头论足,那真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也不科学,许多肉眼fitter丢下主观判断一击即走,并不会关心车主的反馈,对意见相反的客观结果也不去修正自己的意见。
    甚至一些自称是经过培训的职业fitter也是在犯这样的错误,盯着别人展示出来的部分fitting数据(如测量结果)就开始了纸面推演,然后对设定指手画脚,对落差口沫横飞,说的头头是道,却连对方的需求都不问一句,连对方能力也不关心,就轻松的证实或证伪了对方的fitting结果,最后也不会收集反馈来修正自己的观点。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50
    我也不认可sizing的可靠性。
    从现有的一些sizing模板来看,这只是一种基于人体测量(四肢及躯干长度)的纯数学几何问题,而且是静态的。
    说难听点,sizing是把人简化成了火柴人,然后扔掉人,去分析火柴人。
    问题在于,实际的人体运动不能被简化成这种简陋的,仅基于四肢和躯干长度的纯数学几何问题,也不应该存在什么一二三阶,或者静态动态之类的区分。
    火柴人能劈叉,代表真人也能吗?
    人体是动态的,每一块肌肉都参与其中。某些很严重的运动损伤,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其中一块微不足道的肌肉没有参与工作,最终导致了整个动作的崩塌。
    就算简化成火柴人也得亲自扮演,因为这项运动是动态的,所以只有实时动态fitting才是fitting,只有观察动态过程才能反应全部的问题。
    认真的讲,sizing的作用极其有限,微不足道,但只要够便宜,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如果sizing只要一百块,做一套基础的身体测量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但把sizing当fitting卖,那就是纯纯的坏了。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51
    我本来想推翻“fitting”这个名称,但是没办法,我暂时找不到有什么中文形容词或者名词来替代fitting,就算有也只是用一堆冗长的词汇去做注释。
    但我知道那个要替代fitting的词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它要包含体现一套针对自行车的运动功能评估,一套符合个体能力的长久训练计划,以及一个符合当前个体能力的器材设定,还要有足够长的可持续时间以及被再次更新迭代的可能,即便是负面更新…
    或许用自行车专项运动功能检查与训练计划指导更准确,但我自己都觉得啰嗦,大概这项服务最后的中文名称会跟fitting一词毫无关系吧。
    总之,想推广这项服务或者这门学科,一个信达雅的中文译名是必须的,望从业者们继续努力。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51
    Bike fitting这种东西还是太年轻了。
    从一战结束后出现的大量伤员推动了康复学的发展,这个专业在国外已经发展百年。
    自行车fitting出现了多久?从专业程度上,运动功能评定不如康复师,运动表现强化不如健身教练;从受众面上,专业自行车运动的人数不如健身,更比医院里大大小小的功能受限者要少。
    它确实是个极小众门类下的极小众学科,年轻到我为这个行业的未来感到失望。它很难在某一天靠着需求侧的增加来推动发展,所以也很难像康复与健身领域实现在专业程度上的突飞猛进,最后优秀的fitter也会是凤毛麟角…
    写这玩意的时候又发现个新东西,所谓的第三代ai fitting。但所有描述都同样略过了运动功能评估部分,把重点都放在器材调整上,fitting的本质并没有被推翻,只是变成了一种由ai主导的更“高级”的肉眼飞艇。
    AI只能控制车辆部分的调整,在坐垫位置正确甚至过矮时仍踮脚的情况它如何判断和解决?它不会说话和沟通,也没有多余的手臂来做评估,估计只能提示一下,然后把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让客户自己去挨个学习排除,可这是fitter的任务。
    我认为这只是sizing的进化,而不是fitting的进化。没有运动功能评估的话,这同样是一种基于外观测量的数学几何游戏。
    倒也不全是坏处,够便宜的话(但目前这玩意几十万一台,不知道服务定价会怎么样),它解几何游戏的效率或许能够解决“有无”的问题,像做大锅饭一样让大部分人能找个看的过去的设定。
    至少现在这玩意不可能用来顶替fitter,也不存在什么质的飞跃。指望解决复杂运动损伤,还是得回归到人的部分。
    最后像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所谓ai的bike fitting,就是找个简单设定,也只是简单的找个设定。
    Fitting研究的是人体运动,不是器材发展。车辆设定确实很重要,但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设定不良就了变回了“人适应车”。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53
    会走路≠能走好路,姿势异常不能够算作病症,甚至可以说是人体强大运动能力的体现,在前期往往不会有疼痛或者不适,于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就等于健康,如何让更多人理解这一点,是康复行业要做的努力之一。
    同理,会骑自行车≠会自行车运动。一个仅仅能把汽车向前开的实习期新手,与一个职业汽车拉力赛车手,他们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骑自行车很简单,不摔倒就算是会骑,但进行公路车运动则是另外的事情。
    所以我对一些新手要说的就是“建议重新学习骑公路车”,可能有很多人听完不高兴,但如果我说很多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会使用,估计就要急眼了。
    Fitting在教会如何骑自行车,而康复是在教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身体。
    并不是想贩卖焦虑,说什么不做fitting就完蛋这种危言耸听的屁话,而是客观上fitting适合所有骑自行车的人,同理康复学上的运动功能评估也适合所有涉及到运动的人(ps日常弯腰走路低头看手机之类都算关节运动) 。
    请注意我的用词是“适合”,喜欢瘫在沙发上也是允许的,康复不应该把人变成板板正正的机器,所以你说“你就是要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也不会反驳你,只是当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些慢性的不适,去医院反而说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想起我的这些话。
  • 头像
    失心的三 16 楼主
    3-15 17:53
    Fitter和自行车维修技师不应该是同一个职业。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复,说fitter应该对标的是高级健身教练或者初级康复治疗师,现在依然持这种观点。
    一个优秀的fitter,技能熟练度是基于解剖学和肌动学的运动功能评估水平,越优秀则越能够通过评估发现和解决更多运动异常问题,从而改善顾客的运动体验及训练效果,而非对那套fitting设备的使用。
    现在的问题是,健身教练随时可以去考,体育局的康复师可以是非康复学出身,卫生局的康复师需要运动康复或者康复治疗专业才能考中高级康复师,不然只有初级,而fitting行业谁来管?只是小圈子各自为战的蛮荒(这段素材写好放几年了不确定现状如何,同样说明我已默默观察了几年)。
    注意,fitter的业务范围只能对标初级康复师,而且不足。fitting相当于“自行车专项的姿势教育服务人员”,不包括自行车之外的各种运动问题,不包括各种术后处理和手法治疗以及康复矫正训练。
    Fitting机构的时间、人手、经营范围都不足以提供上述服务。
    Fitting只有针对自行车运动部分的评估和教育功能,额外提供一份精确到毫米的车辆设定表格和训练建议,这是区别。当然用康复师的知识储备去从事fitter肯定有降维打击的能力,但到底要不要放弃更大更广的康复市场,到目前蛮荒小众的fitting市场建设行业就看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