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道医病因机理探讨七情内伤:七情与内环境的关系: 人体内环境的正常功能活动主要是靠正气的温煦、推动和气与血的濡养。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臟生成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五臟精气的聚集和储存。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这说明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臟腑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而臟腑气血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情志的变化。例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所以七情与内臟气血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这种双向的影响和变化是可以受到整体的调节的,并不是不可调控的。这个调控的枢纽就在玄源神运范畴中,可以通过系列修身方法,炼已修心,陶冶情志,通过内功调节五臟精气,经常“内推五行”而损有余补不足,使五臟中的能量达到动态平衡,由隐态玄源的体元和心智配合共同调节控制这种内环境的平衡,阴我心识神不妄动则情志自化。 《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臟有关,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它臟腑,修心修性就可以从根本上制约情志的激烈活动,调和内环境的安宁。
——摘自《道医学》第288-289页。至诚感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