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到今天为止,历时半年有余终于将这五十六卷本的《梁书》看完了。这是我的第二部二十四史了。其作者与《陈书》作者同为一人姚思廉。相比之下,比读《陈书》快了些。因比《陈书》多二十卷,而用时却差不多。但仍觉荆棘满路,慢慢开拓而已。
遇不懂之处,会注释其间。遇感慨之处,亦批语于行头。又有发现其错误处,遂以校勘记之。今仅就批语及校勘说之其下。
一、梁诸帝简述及批语
梁之成萧衍,败亦之萧衍也。本人读高祖本纪,颇为感慨,故有言如下:
齐末作死,萧衍有心。明帝之时,北抗魏虏,出镇襄阳。东昏即位,暗中备变。其兄即戗,一发而起。拥南康于江陵,顺势而下。及入建康,起宣德太后称制。拨乱反正,升阶而上。受禅而登位,开创新朝,一片新气象。
梁之国运,成也萧衍,败也萧衍。初天监一片清明,民之安也。中趁北虏之乱,普通,大通及中大通接连北伐。虽有胜绩,然乏善可陈,尤以陈庆之为要。末大同,太清,政昧昏腐,有乱民起,尤交州李贲,引一新星而升。又太清侯景入,终为乱世所起。景之所乱,实高祖所误也,一时贪念耳。又一生礼佛,心而忧捡。奈何佞臣欺瞒,以至于此,可叹也。
萧衍年近四十起兵襄阳,并登大宝,在位48年,晚年昏昧,坐着一统天下的美梦,纳侯景而入。
及侯景陷台城,将其囚禁于宫中。召见侯景时,其气场尤在,使景不复敢见之。后景断其供求,竟于太清三年五月丙辰[1]饿死于净居殿,时年86,真是叹息不已。
高祖晚年政昧昏暗,以朱异为甚,遂有感言于此。
朱异贪恋奸佞媚上,纵才学横溢,但品德有亏。终至国乱身死,实其咎也。又贺琛浊世之清流,然大势之下,岂能狂揽?唯见主昏臣庸,无能为力,只得尽人事耳,惜哉!
有关高祖登大位及国号选定与若干人物亦有关联。
先是沈约等初探其意,又劝进后才受禅位。高祖征初时好友陶弘景与华阳山中,但其未至,仅以图谶之后,以为“梁”字,遣使建康,国号遂定。
简文帝,实景之傀儡也。大宝元年十月乙未(十九)[2]景硬逼太宗下诏,加号曰:“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时太宗惊曰:“将军亦有宇宙之号乎?”
转年被废,景立其侄孙昭明太子之孙萧栋为帝。并于十月壬寅(三十)[3]夜,景遣其卫尉彭儁王修等弑杀太宗于永福省。以酒灌醉将其装入土袋,王修
(1/9)
下一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