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继续浏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何时才是挽回的最好时机 第1页(共2贴)
只看楼主 去底部 刷新
1楼. 不要用此刻的狼狈,去面对那个人,还试图让对方想起曾经的你。

挽爱无忧 2021-11-25
2楼. 一地鸡毛的结局
如果将这世界上的分手做一下分类,那么和平而体面的分手,必定是占少数的。毕竟那些表面上的宠辱不惊,其背后或许也藏着一颗破碎的心,以及一地的鸡毛。
人们说,现在生活节奏太快,让我们没有时间好好认识,就投入爱情,也没有时间让我们舔舐伤口,就要面对分开。
生活就是如此实际而残忍,不论我们是否承认。
做了那么多年情感心理咨询师,来到我面前的,大多都是遇到问题的感情。看惯了的也是人们分手后的纠结、痛苦与不肯放手。
所以,破裂的感情,就注定无法挽回嘛?
显然并不是这样的。人类记忆的长久,使得那些曾经的美好被深深的埋藏在脑海深处,并不会因为一段关系的破裂,而清空这段情感记忆的储存。
因为存在,自然就有了被唤醒的可能。
但为何仍旧有人无法很好地挽回自己的感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住真正的挽回时机。
不论我们曾经经历分手,又或是对别人说过分手,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方已经决绝的做出了决定,而另一方却纠缠着不肯放手。于是,仅剩的一点温存也在反复的纠缠中,被冲动与怒火打破,从此两人彻底断联。
甜蜜的感情就此化作满地鸡毛,不论对于哪一方,曾经的美好都被埋葬在了这厚厚的鸡毛之下,再不见天日。
挽回不能趁热打铁
我们常说,在感情问题上,遭遇问题,尽快解决,才是面对问题正确的态度。但这个观念,却有一个例外情况。那就是,分手后的挽回,是不能趁热打铁,盲目激进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由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这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会占据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被称为“新颖效应”。
近因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印象受到最近一次接触的影响很大。
如果放在交往中,我们自然希望自己每一点的进步,都被对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不断地提升对方对我们的印象。
但若是在面临分手时,近因效应起到的就变成了反效果。我们每个人面对分手必然是感情上遭遇到了问题,而我们在分手时的样子注定也不会是美好的。如果此时贸然纠缠,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加重对方对我们的坏印象,让那些
(1/2)下一段 
挽爱无忧 2021-11-25 回复
笑话大放送 各种段子都有
爱情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


参与本吧讨论请先登录
挽爱无忧吧 < 贴吧 < 百度
阅读设置
TOP
2025-3-21 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