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文正公故事选十七:莫莫堂的传说。
    只看楼主
    宋时,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母亲去世后三七日,梦见母亲哭泣着告诉他:“我因罪业,被泰山府君拘押,遭受刑罚,苦楚不堪,请为我念诵《金刚经》一藏,来救拔我,幸勿迟疑。倘我一入地狱,就永不得超生了。”
    仲淹公哭醒,立即延请僧众,为母亲念经超度。
    到第六夜时,梦见母亲说:“因你至诚,感得白衣大士降临凡间,亲自为我诵经半卷,我得生天上,你应厚供叩谢大士。”
    仲淹公在诵经圆满那天,拜谢众僧,
    问道:“请问,是哪位师父诵经半卷?”
    众僧皆失色,惊讶而答:
    “所诵佛经,一字也不敢遗漏,哪有只诵半卷的事?”
    旁边一僧从容说:“昨天大家诵经,山僧我倚立默看,到半卷时,您来拈香,我便回厨房做事。承您问,所以直对。”
    仲淹公连忙对他下拜,僧人说:“莫!莫!”
    忽然腾空不见。
    寺中的僧众及在家居士都赞叹瞻仰,敬佩不已!
    仲淹于是创建“莫莫禅堂”,以志灵异。
    看高清大图,打开贴吧App
    10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为何范公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范母?
      这非偶然,且看范公平时的行持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范公与佛教颇有渊源:
    1、窖金捐寺。
    少时读书长白山中,一日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其清廉高尚品格,犹如莲出淤泥,已自与众不同。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2、舍宅为寺。
    晚年时曾舍宅为寺,名为天平寺,并延请浮山法远禅师住持。先生留心佛典,诵《金刚经》“辄有冥契”。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3、拒不迁坟和风水宝地不自享,捐办学堂植人才
    范公年青时贫穷,后来做了官。他很孝顺,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绝后嗣,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也不应别人去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
    《范文正公全集》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购得一处草木葱茏,溪水环绕的好地。原本范仲淹是想在此建设自家的住宅。当房屋建好后,范仲淹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先生探查了一番,连夸此地风水好,称若久居此处“必踵生公卿”
    也就是说范家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听后却说:
    “吾家有其贵,
    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
    贵将无已焉”!
    (我家独享此处的富贵,不如让普天下的人都能来这里读书,这岂不是能出更多的贵人),
    于是范仲淹毫不犹豫的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4、义庄胆族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5、发掘流通《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
    仲淹留心内典(佛经),诵《金刚经》,辄有冥契。又尝作序,流通法宝:庆历初,奉命宣抚河东,于旅途次,获故经一卷,曰《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题云“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迦译”,乃诸阿罗汉诵佛说善恶因果,识心达本之法也。(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诸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书中记十六阿罗汉,各各为摩拏罗多说自所证「因果识见」,各有七颂,总有一百十二颂。仲淹阅读一过,法喜充满,特作序流通赞叹,晓诸未闻。其序云,庆历中,宣抚河东,宿保德冰谷传舍,于堂檐罅间得之,因于府州承天寺命僧别录藏之。于戊子岁(1048年)有江陵僧慧哲又出其藏本,称得之于武陵僧普焕,宝之三十余年云云:
    “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途。奈何业结障蔽深高,着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所以随函类,众圣这诠总为大藏,凡四百八十函,计五千四十八卷,录而记之,俾无流堕。
    余庆历初,任知政事:时西虏背惠,侵扰边隅;劳师困民以殄凶丑,圣人爱民恤士,命余宣抚河东沿边居民。将士途中,寓宿保德冰谷之传舍,偶于堂檐隙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因果识见颂』。其字皆中隶书,乃藏经所未录,而世所希闻者也!
    余颇异之,启轴而观,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拿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也!一尊七颂,总一百一十二颂。皆直指生死之源,深陈心性之法,开定慧真明之宗,除烦恼障毒之苦;济生戒杀,诱善祛邪。正渐教、序四等功德,说顿教、陈不二法门;分顿渐虽殊,合利钝无异。使群魔三恶,不起于心,万法诸缘,同皈于善。余一句一叹,一颂一悟,以至卷终,胸臆豁然,顿觉世缘,大有所悟。倘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明惠鉴之圣,则无以致此......余因求副本,正其舛谬,以示善知。故直序其事,以纪其因,时戊子仲春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4-29
    6、亲近三宝,临终吉祥。
    范仲淹与历代士大夫一样,喜与佛门高德游:守吴日,尝问道于琅琊慧觉禅师,禅师留小住数日,颇加策发,仲淹于言下有省,归赠师偈曰:「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琅琊觉得书,蹑韵云:「威竦边城名以立,化行乡郡日多闲;手提千古文章印,印定西来佛祖关。」
    范仲淹数问法于琅琊,有问答录,载于《禅林宝训》:
    宋仁宗景佑四年,范仲淹出守鄱阳,慕承古禅师道风,屡就问道。时荐福院虚席,仲淹请师住持。十月初三日,仲淹躬率四众,就芝山迎请,至初九日开堂。仲淹自作请疏,疏文曰:
    「伏以:无心为宗,非一毫之可立;有言即病,徒万法之强名。然则,病非医而渴求?宗因师而乃证。古师和尚,净行无垢,孤峰绝攀。法鼓一鸣,有闻皆耸;神珠四照,无隐不彰。群愿斯归,正乘可示;大众瞻仰,即同如来!谨疏。 龙图阁侍制,知饶州军州事范仲淹疏。」
    承古者,操行高洁,禀性虚明,遍参诸方,无所悟明。一日览云门语,忽然发悟,自此韬藏,栖止云居弘觉禅师塔所,人称古塔主,当代尊宿,四方共仰。读疏毕,仲淹并四众弟子,肃穆屏息,恭聆法音。禅师告众曰:“山僧蒙郡侯坚命,此日可为脱珍御服,着垢弊衣,大似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便升座,拈香,趺坐,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云:“大众!维那如是咨白,大众还甘也无何以?若据大众分上,假饶诸佛出世,犹是自谩;祖师西来,诳感庸小。自余之辈,不在形言。若也谈玄说要,大似含血喷人;问答往还,如同魔娆。禅德!大众面前,作么生下口?虽然如是,事无一向,理出百途,曲为下机:有疑请问!”
    数僧出问,禅师尽答:“莫!”有僧才拟伸向,师云:“问话且止!直饶问得答得,与道悬殊。大众!似此问话,数个舍黎总未有个出家眼目在!若有出家眼目,一万里外,闻有善知识出世,洗耳攒眉,拂袖而去!争肯来这里,五体投地,问个如何若何?仁者!还知么?大众各各自己分上,是个甚么门风?是个甚么体格?直得诸佛仰望不及,天下祖师锁口有分!若能如是明见得,佛之与祖,如同梦幻空华。闻甚深法门,也似风声谷响。自己颖脱独拨犹闲,法界有情齐成正觉,岂不是大丈夫汉!岂不是真出家儿!……伏惟珍重!”
    仲淹等言下疑滞消除,于佛法倍增信心。
    仲淹与古禅师过从甚密,禅师尝寄偈相勉:
    “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
    仲淹与圆悟禅师相善,圆悟时居学地,仲淹勉以参方行脚:「注四」
    「观水莫观污水池,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山,迤逦之山草木稀!
    观水直观沧溟广,登山直登泰山上;所得不少所见高,工夫用尽非徒劳!
    南方幸有选佛地,好向其中穷妙旨;它年成器整颓纲,不负男儿出家志!
    大丈夫,休拟议,岂为虚名灭身计;欢谐时分觉无多,却被光阴暗添岁!
    成都况是繁华国,打住只应华酒窟;吾师自是出家儿,岂随龊相埋没!
    吾师幸有虹霓志,何事踌躇于泥水!君不见,
    吞舟之鱼不隐污流,合抱之木岂在丹丘;大鹏一展九万里,岂同春岸飞沙鸥!
    何如急驾千里骥,莫效鹪鹩恋一枝!纵饶讲得千经论,也落禅家第二机!
    白云长自恋高台,暮罩朝茏不暂开;为慰苍生霖雨望,等闲依旧出山来!
    又不见,昆山有玉名琼瑶 ,良时未遇居蓬蒿;当时若不离荆楚,争得连城价倍高!」
    圆悟因遍参诸方,后卒成大器。
    范仲淹尊崇三宝,始终如一,凡莅所守之地,辄造寺度僧,兴崇佛法。尝舍宅为寺,寺名天平。又屡为文表扬缁门之高操节守者:仁宗皇佑元年,天竺山日观庵善升禅师入寂,仲淹为撰塔记,颇铭其德。又浮山法远禅师,尝住持天平山,后入寂,仲淹撰碑铭,有“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甘泽,法海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脊骨,千载清风”等赞语。仲淹得法于琅琊慧觉禅师。又与起居舍人尹洙(得法于法昭)为莫逆之交;尹洙临终之日,预知时至,先以手书告别。仲淹驰室,恸哭甚,洙张目曰:“已与公别,何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言讫,端坐而逝。仲淹得良师益友警醒、提携,道业日进。
    更可贵者,范仲淹坚信佛法,依教奉行,明心为要,净土为归,了脱生死。据《角虎集》载,他“常修净业,以养圣胎。临终之日,谓家人曰:“吾昨夜梦池中莲花皆作 金色,即当随师西去矣。”溘然而逝。范仲淹以阿弥陀佛为师,最终随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是大智慧、大福德、大圆满。”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5-1
    印光大师赞范仲淹:
    1、
    昔范文正公视人犹己,视疏若亲,视天下为一家,视中国若一人。故能自宋初至清末,足一千年,子孙科甲不绝。
    (复刘观善居士书二)
    2、
    宋范文正公,唯以济世济人为事。其子孙至今,多有达者。
    (金陵三汊河法云寺增设佛教慈幼院疏)
  • 头像
    贴吧用户_5Rt2Db4 8 楼主
    2022-5-1
    印光大师说:
    中国八百年不衰的福报只有三个人修得。第一是孔夫子,第二就是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