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原著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封神演义原著的修为境界体系&三教教主诗号解析
    头像
    飞烟锁玉楼 11
    2020-1-19
    只看楼主
    炼气士,普通的道士,“抱真守一于玄关”,以炼元气为主

    仙,或称神仙,以炼元神为主,“六根清净”,可赴蟠桃会
    六根:眼爲視眼,耳爲聽根,鼻爲嗅根,舌爲味根,身爲觸根,意爲念根,故稱六根也。——《李叔還道教大辭典》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仙人,天门(即头顶)可以显出璎珞垂珠等异相,胸中藏有五气。
    三花聚顶: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曰三花聚顶。——《金丹四百字》
    五气朝元: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道养初乘忠书》

    斩三尸、吞六气的仙人,定位是“道德已全”,不必度杀劫、破杀戒。书中有很多处用“三尸神暴跳”来表示大怒,可知斩三尸即斩断情绪。而“吞六气”多次在赞诗中与斩三尸列为一对,故姑且算作同一品级。
    三尸:人身有三尸神即三蟲,上尸名彭倨又號靑姑,好寶物,令人陷昏危。中尸名彭質又號白姑,好五味,增喜怒,輕衰善,惑人意識。下尸名彭矯又號血姑,好色慾而迷人。三尸欲人速死,是謂邪魔,常以庚申日上白天曹,下訟地府,述人過誤,故宜守之勿使出。——《雲笈七籤》
    六气:春食朝霞,秋食淪陰,冬食沆瀣,夏食正陽,並天地玄黃之氣,是爲六氣。——《陵阳子明经》

    混元大罗金仙,书中明确提到三教教主都是此品级。同时“大罗”在书中常称作“大罗彼岸”或“大罗之岸”。
    另:
    根据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时宣读的诰敕,可知在大罗之前还有几种品级,但先后顺序未知——即“朝元之果”、“已登三乘”、“证得菩提”
    23
  • 头像
    飞烟锁玉楼 11 楼主
    2020-1-19
    「鸿钧道人」的诗号解析:
    高卧九重云(1),蒲团(2)了道真(3)。
    天地玄黄(4)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5)。
    一道(6)传三友(7),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秀,一炁(8)化鸿钧(9)。
    (1)九重云:即九重天。《李叔还道教大辞典》中记载「日月五星,凡七重,第八重为二十八宿,第九重为宗动天」
    (2)蒲团:即佛、道二教的出家人用来打坐的坐垫。
    (3)了道真:即「了道成真」,本专指女子修炼内丹术的最高境界,后泛指领道、悟道。
    (4)玄黄:天地的另一种说法,《易坤文言》中记载「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古人认为天色为玄,地色为黄。
    (5)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太极即天地未分前元气混而为一的状态,两仪即天、地或阴、阳,四象,四象即金、木、水、火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道家传统的创世概念。「盘古生太极」为《封神演义》原创。
    (6)道:道家的传统信仰,一个难以言状的无上存在,亦指道家本身。《道德经》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封神演义》里是阐、截二教的统称。
    (7)三友:即鸿钧道人的三个弟子,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书中曾写三友「一体同人」。
    (8)一炁:即先天一炁,道家所谓使衍生出天地的「一」,从大道中生。
    (9)鸿钧:该词最早出于《四子讲德论》,指的是一个「何物不乐」的世界。在本诗中指《封神演义》小说中的人物鸿钧道人,是一炁所化的三友之师。
  • 头像
    飞烟锁玉楼 11 楼主
    2020-1-19
    「老子/太上老君」的诗号解析:
    混元(1)初判道为先,常有(2)常无(3)得自然(4)。
    紫气东来(5)三万里,函关(6)初度五千年。
    函关初出至昆仑(7),一统华夷属道门(8)。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9)倒性还存。
    混沌(10)从来不计年,鸿蒙(11)剖处(12)我居先。
    参同天地玄黄理,任你旁门(13)望眼穿。
    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14)。
    度得轩辕(15)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仙音隔朦胧。
    辟地开天为教主,炉中炼出锦乾坤。
    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16)相见结胎仙。
    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
    室内炼丹掺戊己(17),炉中有药夺先天。
    生成八景宫(18)中客,不计人间几万年。
    玄黄外兮拜名师,混沌时兮任我为,
    五行兮在吾掌握,大道兮度进群迷。
    清净时兮修金塔,闲游兮曾出西关。
    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
    曾拜鸿钧修道德,方知一炁化三清(19)。
    (1)混元:即世界开辟之始。《云笈七签》记载「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
    (2)常有:即《道德经》中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之语,意为「通过恒久的有欲,可以洞悉道的边界」
    (3)常无:即《道德经》中的「常无,欲以观其徼」之语,意为「通过恒久的无欲,可以洞悉道的奥妙」
    (4)自然:道家对道的一种表述,也指世间万物的本性。
    (5)紫气东来:与老子出关的典故有关。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曾望见有万里紫气从东而来,不久后老子便骑着青牛到达。
    (6)函关:即函谷关。传说老子西出函谷,「莫知其所终」。
    (7)昆仑:即昆仑山,道家传说中最有名的仙境之一。《云笈七签》中记载昆仑山是「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
    (8)一统华夷属道门:华指华夏,夷指蛮夷。此句意指老子出关后化胡为佛,将华夏与蛮夷都统一到道门的教化之下。
    (9)须弥山:佛教宇宙中的山名,位于三千世界的中央。按照佛教说法,“三千大千世界”即合一千个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又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又称为一大千世界。
    (10)混沌:指元气未分、天地未开辟以前的世界状态。《易乾凿度》中记载「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凝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
    (11)鸿蒙:本与混沌同意,后也指天地未分之时的先天元气,是内丹术语。
    (12)剖处:即剖判,开天辟地、分清理浊的一种表述。道教本就有太上老君开天辟地的说法,见于《太上老君开天经》,而在《封神演义》里老君也是世界的开辟者,第四十四回写「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此图乃老君劈地开天,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
    (13)旁门:即旁门左道,非正道而偏左,都被道士用来指斥巫蛊、方术。
    (14)又在人间治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同时代表五方、五色、五脏,在内丹术中指各种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修炼因素。治字取研究之意,此句讲的是开辟天地之后,老子降临人间修炼内丹之道。
    (15)轩辕:轩辕即五帝之首的黄帝,道家传说太上老君曾化身为仙人广成子传授给轩辕至道。
    (16)汞铅:丹学术语,外丹术中指炼成丹药的基本材料,内丹术中汞铅有三种说法,一指性命,一指先天气灵,一指元精、元神。
    (17)戊己:干支名,属五方中的中央,于五行中属土,故而代指“土”。
    (18)八景宫:八景之意有三,一指日、月、金、木、水、火、土、北斗八星,一指人身八门或八窍,一指八节之景,八节为八种成仙得道之日,即元景、始景、玄景、灵景、真景、明景、洞景、清景,分别对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封神演义》中是太上老君的道场名。
    (19)一炁化三清:道教谓至高神三清的来历,《云笈七签》记载「元炁之神化,即天地之精,而化身於三清,第一化为无形天尊天宝君,又称元始天尊,住於清微天之玉清宫,时为龙汉元年;第二化为无始天尊灵宝君,又称太上道君,住於禹余天之上清宫,时为延康元年;第三化为梵形天尊神宝君,又称太上老君,住於大赤天之太清宫,时为赤明元年。此即元始一炁化三清也」,在《封神演义》里指太上老君的「炁化分身」妙法,以一股元气化为太清道人、上清道人、玉清道人。
  • 头像
    kikyla
    2020-1-19
    楼主继续继续!
  • 头像
    涅盘山 14
    2020-1-20
    第一次看见『六根清净竹』的时候,还以为一共有6根竹子
    打开APP查看1条评论
  • 头像
    南天大勺 11
    2020-1-21
    一直搞不清
    练气士干嘛的
  • 头像
    坐忘红尘 4
    2020-1-21
    厉害
  • 头像
    飞烟锁玉楼 11 楼主
    2020-11-26
    「元始天尊」的诗号解析:
    鸿蒙初判有声名,炼得先天(1)聚五行。
    顶上三花(2)朝北阙(3),胸中五气(4)透南溟(5)。
    群仙队里称元始(6),玄妙门庭话未生。
    漫道香花随辇毂(7),沧桑万劫(8)寿同庚。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
    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9)。
    地丑人寅(10)吾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11)。
    玉京(12)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13)是我为。
    六根清静(14)除烦恼(15),玄中妙法少人知。
    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
    顶上庆云(16)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
    提炉对对烟生雾,羽扇分开白鹤朝。
    紫气空中绕帝都,笙簧嘹亮白云浮。
    青鸾丹凤随銮驾,羽扇幡幢傍辘轳。
    对对金童云里现,双双玉女佩声殊。
    祥光瑞彩多灵异,周室当光应赤符(17)。
    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沉檀(18)九龙车。
    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19)玉如意。
    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
    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
    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
    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1)先天:道家以混沌未分之前、天地判分之际统称为先天,天地肇定之后则为后天。同时也是内丹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先天主静,后天主动;先天无为,后天有为;先天无形,后天有形。先天与生俱来,一任自然,不假人工;后天靠修学而致,一般常人可为。先天的东西无形无象,超越时空,与道合一,后天的东西有形有象,处于现实时空之中。
    (2)顶上三花:亦即三花聚顶,《太清玉册》载三花便是精、气、神。《钟吕传道集》载:「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阴阳中之阳,三阳上朝内院,心神以返天宫,是皆朝元者也。」又:「金液炼形,则骨体金色而体出金光,金花片片而空中自现,乃五气朝元,三阳聚顶,欲超凡体之时,而金丹大就之日。」
    (3)北阙:基本含义为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用为宫廷的别称。道教有北辰之说,即中天北斗,亦称北极,有北极紫微大帝主之。《晋志·天文志》载:「北极五星,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星占家认为北极是天之至尊,为中枢,又为昏明寒暑的限极。
    (4)胸中五气:指五气朝元之五气。内丹名词,即精、神、魂、魄、意。《性命圭旨》载:「眼不见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五行受成之气,生尅制化,朝归於中土之元黄庭,名曰五气朝元。」又道家以中丹田为「黄庭」,又称「绛宫」,即心脏,《修真秘诀》云:「心为绛宫中丹田」。这便是「胸中五气」一词的来历。
    (5)南溟:指南海,溟亦作冥。《庄子·逍遥游》载:「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元始:谓最先开始,也有始祖、万物本源等意。《度人经集注》云:「元者初也,始者首也。」《初学记》中曾解释元始天尊名字的由来:「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
    (7)辇毂:辇指需用人挽拉的车子,毂本意为车轮中心的圆木,后来被用来泛指车。辇毂二字合在一起专指皇帝的车舆。晋代陶弘景所著的《真灵位业图》中,元始天尊被尊奉为“上台虚皇”。后来到了清代,《历代神仙通鉴》又尊称元始天尊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作为道教第一尊神的极尊属性可见一斑。
    (8)沧桑万劫:劫是来自印度的概念,由佛教传至中原,被道家吸收。佛教谓世界历一成一坏为一劫。言万劫者,则谓世界经成坏一万次。道教称元始天尊诞于劫先,「生乎空洞之际」。
    (9)天开于子任为之:来自北宋理学家邵康节「元会运世」之说,谓一元统十二会,子年子月子时天开。邵氏著作并不见此说原文,后世儒者皆附会为邵氏开创。《隋书·经籍志》载元始天尊「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这大概便是诗句中「任为之」的含义。
    (10)地丑人寅:同为「元会运世」之说,丑会地始凝结,寅会发生万物。有人生于寅年寅月寅时之说。
    (11)黄庭两卷度群迷:黄庭两卷,指道教重要经典《黄庭外景经》和《黄庭内景经》,相传是由老子所写,传给南岳夫人魏存华。这里用来表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的事迹。
    (12)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泛指仙都;指帝都。出自晋代葛洪《枕中书》:「元都玉京,七宝山,周廻九万里,在大罗之上。」
    (13)火种金莲:也可为“火里生莲”、“火中生莲花”、火中生莲”,《维摩诘经·佛道品》载:“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佛教典故。譬喻佛法不离世间觉,禅定出于**,解脱出于烦恼淤泥,“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14)六根清净:六根,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后被道教吸收。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根又可生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一尘不染,方为清净。
    (15)烦恼:出于佛教,根本烦恼为贪、嗔、痴三毒,又有十九种随烦恼。六根不清净,便生烦恼。
  • 头像
    飞烟锁玉楼 11 楼主
    2020-11-26
    (16)庆云:云气的一种,又称「卿云」,《汉书·天文志》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若雾非雾,衣冠不濡,见则其城被甲而趋。」《晋书·天文志》载:「瑞气,一曰庆云…喜气也。太平之应。」
    (17)赤符:即符命,因周家为火德,故称赤符,跟谶纬之学有关。在民间同时也是道教符箓的别称。
    (18)沉檀: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为香木。古书中常有“沉檀龙麝”之说,即自古以来四种最名贵的香料,一说是“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一说是“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
    (19)三宝:有道教三宝、佛教三宝、兵家三宝三种说法,其中道教三宝有分为学道三宝、修道三宝、行道三宝三类。学道三宝即道、经、师,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修道三宝即精、气、神,用以人身修养性命,作出世功夫;行道三宝即慈、俭、让,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经》,其中让宝又称「不争」或「不敢为天下先」,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功夫之三宝。
  • 头像
    pjhbdcom 11
    2020-11-26
    科普好帖!!顶!!
  • 头像
    wpneversaydie 9
    2021-5-23
    涨姿势了,感谢楼主分享
  • 头像
    羽生玉京 9
    2021-5-23
    1、各路妖魔、散修都不入流,统称地仙。
    2、地仙之上为天仙,天仙者,上窥天地之道,炼形化炁,渣滓全去。后天重浊之形,化为先天轻清之炁,纯阳之体。胎仙自化,阳神已成,脱质升举,可以霞举飞升,出入三界。
    天仙中又有上中下之分:
    下者如东海龙王,虽能上天,还是被哪吒暴打
    中者如哪吒,已经大有神通,只是还不懂得因时乘势,随机变化之理,阐截三代弟子大多在该境界。
    上者如阐教杨戬,神炁冲盈,以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已明机巧幻化之理。
    3、天仙之上是太乙境界,太乙境界又有上下之分:
    下者太乙散数,尚未入真流,但比天仙技高一筹,代表人物截教石矶娘娘。
    上者太乙金仙,已入真流,又称真仙,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神通万化,代表人物阐教十二仙。
    4、太乙之上是大罗境界,大罗者,勘破初玄,得悟虚境,道心精微,幽玄深奥,代表人物截教金灵圣母、阐教燃灯道人。截教赵公明曾一度踏入门槛,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迥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境界跌落,诚为可惜。
    5、大罗之上是为混元大罗金仙,又名大觉金仙。该境界得证混元,炼虚合道,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而出世度人。代表人物老君、元始、通天、接引、准提各位教主。
    6、混元大罗金仙之上是为鸿钧,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与道同存,永恒不灭,开辟鸿蒙,翻天覆地,都只在一念之间。
    7、其余一些有特殊强大能力的人,如孔宣,火云洞伏羲、神农、轩辕三皇,昊天上帝瑶池金母,他们的战斗力可与大罗境界媲美,有些还有很高的人界地位、仙界地位。
  • 头像
    心跳二十三天 2
    2023-8-15
    好贴,我虽然看过封神原著,但里面许多诗歌当初都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