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锦瑟》好解不用猜(一) 第一节:锦瑟的指代
    头像
    j1j1h121 3
    2020-4-9
    只看楼主
    《锦瑟》好解不用猜(一)
    第一节:锦瑟的指代
    诗曰: 《锦瑟》好解不用猜,崔珏早有指路牌;千年迷团一朝解,只待后生有缘来。 (注:读此文者皆是“有缘”人;与李商隐相比,我们自然也都是“后生”)。
    话说这个崔珏,何许人也?《西游记》中,阎王殿里一判官。其原型就是与李商隐同时代的诗人,据说,还是好朋友。只因他在人世间刚正不阿,不事权贵。死后到了地府,阎王爷就让他做了一名鬼判官。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李商隐、杜牧及崔珏之流,当年也都是些不合时宜的“愤青”,士途上都郁郁不得志,自然就猩猩相惜,相互钦慕了。 李商隐死后,崔珏悲痛不已,他连做了两首《哭李商隐》的诗,其中第二首是样写的: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话说淮安城里有位少年才子吴承恩,他看了这首诗心里直嘀咕:你又凭什么,还“又”“送文星入夜台”?难道你是鬼判官不成?后来,他查阅崔珏的身世,也是敬重其为人,所以写《西游记》时,就说他死后当了一名鬼判官。 这里,我们且不说吴少才子犯嘀咕,也不说崔判官究竟有多悲痛。列位看官请注意,其诗第三联的第二句:“旧交心为绝弦哀”!
    曾经,学界为锦瑟究竟有多少根弦争论不休。现在,不仅有南宋诗人姜夔画的锦瑟图(残片)重新问世(有图有说明,二十五根弦),更有出土的唐代锦瑟原物(与姜夔的画完全一致)。那么,有多少弦,这自然也就不用再猜了。
    这么一来,李诗的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也就应该是:二十五根弦,被无缘无故,或者,毫无道理地,统统弄断了。这一点也不用猜了。但是,这算不算“绝弦”呢?
    众所周知,“绝弦”典出于“高山流水”,又叫作“俞伯牙绝弦谢知音”。可原典故是知音死了,俞伯牙失去了知音才绝的弦。而这首诗,并不是因为“旧交”的死。诗的最后一句:“可惜当时已惘然”。可见,如果当时不“惘然”呢?这“弦”不也就不会“绝”了吗?
    其实,“绝弦”也就是断绝了关系,不一定非要对方死。比如汉代有一个叫王吉的清官,邻居家的果树长过了墙,他妻子也就顺手摘了几个果子给他吃,他却一气之下把妻子休了。过后,自己也意识到做的太过分,又想起起妻子平时种种的好,心里后悔不已。可又能怎么办呢?一时很为难。白居易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说他“绝弦未续”。当然,他后来终于下决心,向妻子认了错,又风风光光地重新将妻子迎娶回了家。此为后话。
    这里,我们只要能确定,李诗的第一句就是“绝弦”。那么,请翻遍李商隐所有的诗篇,连同他的年谱,能与“旧交心为绝弦哀”相对应的,除了《锦瑟》还哪一篇呢?如果找不出来,那就说明,以往对这首诗的种种猜测:什么“做诗说”,“做曲说”、“悼亡说”等等,也都不须要再猜下去了。除非你能证明:你比李商隐同时代的好朋友崔珏更熟悉,更能读懂李商隐。否则,我们就只能认为:《锦瑟》这首诗就是为那位“旧交”而写的。 至于这个“旧交”又会是个什么人呢?下文再说。
    学界至今还有一个未定的争论,那就是:这首诗究竟算不算无题诗?
    因为,这首诗的题目也就是诗开头的两个字。而以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这也是古诗词里,为区分不同的无题诗最通常的做法。当然,也有少数专家不同意这个说法,比如著名古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就认为:这更应该看李商隐自己习惯的作法。他自己就作了多首就叫《无题》的诗,如果这首诗也是无题的话,那他又为什么偏偏要例外的要用诗的开头两个字为题呢?
    只是很可惜,叶嘉莹先生也就走到这一步,她没有继续走下去。要不,这个千年迷团也早该被这位诗词界的大才女解开了。
    也许,李商隐正怕我们后人读不懂这首诗,他才那么特别的强调“锦瑟”吧?
    因为,也正是这个“锦瑟”,能告诉我们:这个“旧交”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里,我们就从“瑟”说起。
    古时候,很早就有男琴女瑟的风俗了。比如《诗经》的第一篇《关关雎鸠》里就有“琴瑟友之”的记载。当然,我们也知道,《诗经》是孔子选编的,这首《关关雎鸠》是不是被孔子修改过呢?不好说。至少,这首诗是与孔子鼓吹的礼教思想是相吻合的。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是不迟于孔子那个时代,一定是有过男琴女瑟,这样一种风俗习惯。 那么,这个“瑟”最早是多少根弦呢?据说是五十根。比如李商隐有首叫:《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的诗,其中就有这么一句:“雨打湘灵五十弦”。“湘灵”,也就是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有两位,娥皇和女英,本是尧帝之女,嫁给了舜帝。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 。她们死之前,为舜帝演奏的就是五十弦的瑟。 又凭什么说,“五十弦”就一定指的是“瑟”呢?因为它典出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的句子。所以这个“瑟”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不是五十根弦倒不一定了。因为它只是李商隐的一个梦。 比李商隐早的中唐诗人李益,在他《古瑟怨》诗里就说过: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 根据《史记》《孝武本纪》: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照理,这个“泰帝”自然远比舜帝要早,但它又只是神话传说中的“太皞伏羲氏”,并非史实。尽管如此,就算李益的诗不能证明舜帝时代是二十五根弦,至少这也能证明唐代已经是二十五根弦了。 也正因此,我上面才有理由讲,如果叶嘉莹先生能继续走下去,也一定早解开这个迷了,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唐代锦瑟的出土。 再说什么是“锦瑟”? 古时候,穷人家的女孩是不上学的,她们从小就要学做家务、针线,纺织与裁衣等。富贵人家的女孩子是不用学这些东西的,因为她们长大后的任务是相夫教子。所以自小也要读书,学琴学画之类,不然,又怎么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呢? 小女孩要学鼓瑟,自然要好看一点的,但不能太贵重,这就是“锦瑟”。它只是画上画,或者什么漂亮图案的瑟。 古人的文化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大户人家来了贵客,有时候女主人也会用鼓瑟来待客。这里所用的瑟,才是在上面镶上了珠宝或翡翠之类的瑟,才叫:“宝瑟”。
    不用说,锦瑟重在好看,它适合没出嫁前,在家学瑟的女孩。而宝瑟重在显贵,它与那些贵妇人的身份是相适应的。
    我们知道,“高山流水”是个热度很高的成语,千百年来不断的被人们所运用。直到今天,“断弦”、“绝弦”等,也还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之中。但是,无论是在李商隐之前,还是在他之后,人们在使用用“断弦”或“绝弦”这样的词汇时,一般都不会特别指明是什么弦的。也很少有说琴弦。 然而,《锦瑟》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这里拟“绝”的“弦”,不是一般的琴弦,而是瑟弦,还不是“宝瑟”的弦,而是特指“锦瑟”的弦。 作者似乎还怕读者不留意,又特意地用“锦瑟”来作诗题。 这一切,又能说明什么呢? 这不就说明了:它其实不也是一种指代吗? 正如我们现代人常用“红领巾”来指代少先队员,用“大盖帽”来指代某些政府工作人员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锦瑟”在这里也是一样指代,指的是一个结婚之前的,至少可以学瑟的那样一个年青的女孩。 (待续)
    3
  • 头像
    独上西楼 5
    2020-4-13
    楼主写得不错
  • 头像
    独上西楼 5
    2020-4-13
    不知何时可更新
  • 头像
    宗微 1
    2020-9-15
    后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