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头像
    无欲则刚
    5-2 17:32
    只看楼主
    王肅曰:『時習,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爲悦懌。』
    100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7:36
    蓋伊川先生之言曰:『今之學者有三:辭章之學也,訓詁之學也,儒者之學也。欲通道,則舍儒者之學不可。尹侍講所謂「學者,所以學爲人」也。學而至於聖人,亦不過盡爲人之道而已。』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07
    今人以求知識爲學,古人則以修身爲學。觀於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門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而孔子獨稱顏淵,且以不遷怒、不貳過爲好學,其證一也。孔子又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學也,禄在其中矣。』其答子張學干禄,則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是可知孔子以言行寡尤悔爲學,其證二也。大學之道,『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其證三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12
    所謂學者,非記問誦說之謂,非絺章繪句之謂,所以學聖人也。既欲學聖人,自無作輟。出入起居之時,學也。飲食游觀之時,學也。疾病死生之時,亦學也。人須是識得『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方可以學聖人。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17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宋翔鳳樸學齋札記: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五年,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弟子至自遠方,卽『有朋自遠方來』也。『朋』卽指弟子。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34
    學記言學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然則朋來正是學成之驗。 易•彖傳:『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兌者,說也。禮•中庸云:『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此文『時習』是成己,『朋來』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驗己之功修,又以得教學相長之益,人才造就之多,所以樂也。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爲樂,亦此意。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44
    皇疏引江熙云:君子以朋友講習,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遠人且至,況其近者乎?道同齊味,歡然適願,所以樂也。
    記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天下之善士故樂。』
    蓋學者所以學聖人之道,而聖人往矣,道在方策也。劉逢錄論語述何:學謂刪定六經也。當春秋時,異端萌芽已見,夫子乃述堯舜三王之法,垂教萬世。非是則子思所謂『有弗學』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4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皇疏此有二釋:一云:『古之學者爲己,已得先王之道,含章內映,他人不見知而我不怒也。』一云:『君子易事,不求備於一人。故爲教誨之道,若人有鈍根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愠怒也。』又引李充云:愠,怒也。君子忠恕,誨人不倦,何怒之有乎?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19:57
    朱子語類:人不知而不愠,自是不相干涉。己爲學之初,便是不要人知,至此而後真能不要人知爾。若煅煉未能得十分成熟,心固有時被其所動,及到此方真能人不我知而不愠也。又曰:不愠不是大怒,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愠。此非得之深、養之厚者不能如此。鹿善繼四書說約:說樂不愠,向非於人所不見之地有內省不疚之功,何以如此真切,如此超脫?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20:00
    此章是孔子自寫生面,全重時習。蓋本心難昧,未嘗不知修持,祇轉念易乖,學而易厭。時習則功夫無問,本體流行,深造自得,欲罷不能,說可知矣。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20:08
    張履祥備忘錄:朱子謂『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難』,不知豈特爲人忽易而已,甚者賤辱之,咎責之,怨惡之,無所不至。舜之於家,文王於朝,孔孟春秋戰國之世,一時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孰能知之?當時而能不愠,豈非甚難?非甚盛德,何以履之而泰然乎?何義門讀書記:此與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同意,非謂世無見用者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20:08
    揅經室集:『人不知』者,世之天子諸侯皆不知孔子,而道不行也。『不愠』者,不患無位也。學在孔子,位在天命。天命既無位,則世人必不知矣,此何愠之有乎?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者,此也。此章三節皆孔子一生事實,故弟子論撰之時,以此冠二十篇之首也。二十篇之終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與此始終相應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2 20:09
    梁清遠采榮錄:論語一書,首言爲學,卽曰悦,曰樂,曰君子。此聖人最善誘人處,蓋知人皆憚於學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暢適,動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羨之意,而不得不勉力於此也。此聖人所以爲萬世師。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7:32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曰:『有子、曾子並稱,然斯道之傳唯曾子得之。子思、孟子之學,曾子之學也。而有子之學無傳焉,何歟?』曰:『曾子守約而力行,有子知之而已,智足以知聖人而未能力行也。家語稱其强識好古道,其視以魯得之者有間矣。』曰:『學者學有子可乎?』曰:『弟子務本,此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聖人之學莫先焉。未能服行斯言,而欲凌高厲空,造一貫忠恕之域,吾見其自大而無得也。學曾子者當自有子弟子之言始。』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25
    孝經正義引論語鄭氏注:孝爲百行之本,言人之爲行,莫先於孝。
    皇疏引熊埋云:孝悌之人志在和悦,先意承旨。君親有日月之過,不得無犯顏之諫。然雖屢納忠規,何嘗好之哉?今實都無好而復云『鮮矣』者,以好見開,則生陵犯之慚;以犯見塞,則抑匡弼之心。必宜微有所許者,實在奬其志分,稱論教體也。故曰『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悌之人,當不義而諍之,尚無意犯上,必不識爲亂階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39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說苑•建本篇: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終必衰。詩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吕氏春秋•孝行篇:凡爲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又云:務本莫貴于孝。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
    又後漢書•延篤傳云:『夫仁人之有孝,猶四體之有心腹,枝葉之有根本也。聖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43
    【集解】本基也。基立而後可大成。包曰:『先能事父兄,然後仁道可大成。』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王弼云:自然親愛爲孝,推愛及物爲仁也。
    【集注】言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如上文所謂孝弟乃是爲仁之本,學者務此,則仁道自此而生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50
    說文人象形字,人旁著二謂之仁,如果中之仁,萌芽二瓣。蓋人身生生不已之理也。僅言仁,故不可遽見。若言仁本是人,則卽於有生之初能孝能弟上見能孝弟乃成人,卽全乎其生理之仁。不孝弟則其心已麻木不仁,更何以成其爲人?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52
    凡『道』字古書並訓道路,從辵,從首。大學之道,中庸『率性之謂道』,詁訓並同。有子引詩斷章,言君子必專用力於本,有本乃有路可行。若上文所謂孝弟者,乃人身生理之本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08:54
    陳天祥四書辨疑: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爲先。孝弟舉,則三綱五常之道通,而國家天下之風正。故其治道相承,至於累世數百年不壞,非後世能及也。此可見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言,可謂得王道爲治之本矣。孟子言『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與此章義同。蓋皆示人以治國平天下之要端也。
    大學:『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古未有不孝於親而能忠於國者,亦未有不敬其兄而能篤於故舊者。語云:『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又云:『聖人以孝治天下。』有子之言,洵治國之寶鑑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33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39
    【集解】包曰:『巧言,好其言語。令色,善其顏色。皆欲令人說之,少能有仁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40
    四書辨疑:致飾於外,言甚有理。必有陰機在內,而後致飾於外,將有陷害,使之不爲隄防也。語意既已及此,其下卻但說本心之德亡,而不言其內有包藏害物之心。所論迂緩,不切於事實,未能中其巧言令色之正病也。本心之德亡,固已不仁。不仁亦有輕重之分,其或穿穴踰牆,爲姦爲盜;大而至於弒君篡國,豈可但言心德亡而已哉!蓋巧言,甘美悦人之言。令色,喜狎悦人之色。內懷深險之人,外貌往往如此。李林甫好以甘言啗人,此巧言也,而有陰中傷之之機阱在焉。李義府與人語必嬉怡微笑,此令色也,而有狡險忌克之機阱在焉。若王莽以謙恭篡漢,武后以卑屈禍唐,此又言色巧令之尤者也。古今天下之人,爲此巧言令色而無陰險害物之心者蓋鮮矣。鮮字乃是普言此等人中有仁者少,非謂絕無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43
    王肯堂筆麈:巧言者,能言仁而行不揜焉者也。令色者,色取仁而行違者也。夫仁豈可以聲音笑貌爲哉?故曰『鮮矣仁』。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47
    日知錄: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爲好犯上好作亂之人,一爲巧言令色之人。自幼而不孫弟,以至於弒父與君,皆好犯上好作亂之推也。自脅肩諂笑未同而言,以至於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皆巧言令色之推也。然則學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其悖逆陵暴之心;繼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側媚之習;使一言一動皆出於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後可以修身而治國矣。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3 20:47
    李二曲四書反身錄:色莊見於應接,巧言則不止應接。凡著書立言,苟不本於躬行心得之餘,縱闡盡道妙,可法可傳,俱是巧言。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4 05:13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4 05:16
    陳禹謨譚經菀:下雖三事,只是忠信。傳者傳此,習者習此耳。
    大戴•立事篇記曾子之言曰:『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4 05:18
    揅經室集•數說:古人簡策繁重,以口耳相傳者多,以目相傳者少。且以數記言,使百官萬民易誦易記,洪范、周官尤其最著者也。論語以數記文者,如一言、三省、三友、三樂、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變、四教、絕四、四惡、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類,則亦皆口授耳受心記之古法也。
  • 头像
    无欲则刚 楼主
    5-4 05:21
    論語稽:三字,說文以陽之一,合陰之二,其數三。
    史記•律書:『數作於一,終於十,成於三。』蓋數至於三,陰陽極參錯之變,將觀其成。故古人於屢與多且久之數,皆以三言,如顏子三月不違,南容三復,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讓,柳下三黜,子文三仕三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嗅而作,三年學,三月不知肉味,皆此意也。如一一而求之,若者一,若者二,若者三,則失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