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个心存“贤”的观念的人才能拥有“贤”的能力,能扭转他偏好外在的从属于感官刺激的习惯,比如美色。于是,他奉事父母,不吝啬自己的能和力;事“君”,能全身心的投入;与朋友交,能言而有信。即使他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我也认为他一定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注:孔子家语说“贤人,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贤人是指有德也不张扬于世的那一类人,那么贤就等于道~道之显为德。(见19·11子张篇)
“色”,康德语言里曰表象,更是事物的表象进一步抽象后在感觉,比如眼中白纸、白墙的白,再进一步的为黑、黄、白的共性~色,白是色,色不仅仅是白。广义上手感的软、舌尖的甜、鼻中的臭也可属于色的范畴,因为它们都给感官于刺激,色是不停地生灭变化的结果。执着于色就是意识不到原因、看不到逻辑(逻辑即过程)时对结果的执着,同样是看不到整体时对部分的执着,执着于色就是执着于一种极端,执着而不变(易为变)就是极端~的思维。
“色”也是相对的。相对于概念,表象是色;相对于判断、推理,概念是色。相对于深入、浅薄是色;相对于系统、单一是色。正
(1/3)
下一段 余下全文 贴吧用户_5VW578M 2-12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