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取消
取消
tieba_log
贴吧App 随时随地开启逗比模式
立即打开
tieba_log
贴吧App 更多精彩评论等你互动
立即打开
打开贴吧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跳页弹窗img立即启动
  • 【赤♂酱】升降座管的今生前世和对现代山地车的影响
    头像
    16
    2023-9-4
    只看楼主
    其实这段时间有很多内容和帖子在讨论一辆山地车“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多数人会更加倾向车架>避震器>轮组的说法,实际这类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国内对于山地车理解并不是那么透彻的时候,或许这个顺序能解决一部分分对于装车整体预算比例的问题,不过这种回答还是过于粗糙,真正的侧重或许要深入到更多细节,例如你的骑行风格以及能否覆盖大多数使用场景。
    ▲2020东京奥运会XCO女子山地车冠军约兰达·内芙和她的TREK Supercaliber,使用了SRAM Reverb Axs无线电子升降座管
    看高清大图,打开贴吧App
    96
  • 头像
    16 楼主
    2023-9-4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新入门的玩家他更多的是在家里附近的铺设路面甚至土路公园玩耍,则并不需要宽胎和强壮的避震器,反之在真正的OFF Road玩家手中这车可能不合格,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帖子我的回复永远是升降座管排在第一位,当然这也是基于Off Road的使用环境去考虑的,毕竟这里是“山地车吧”所以也还算合情合理。
    不过对于一些XCC或者路线平缓的赛道和环境,升降座管的用处就会大打折扣,XCC甚至没有太多时间去使用升降座管。

    ▲2022年Cape Epic冠军组合乔治·艾格 (Georg Egger) 和卢卡斯·鲍姆 (Lukas Baum) 就没有使用升降座管
  • 头像
    16 楼主
    2023-9-4
    OK有点扯远了,说回帖子本身的主题“升降座管”。
    升降座管是现代山地车不可或缺的零件,它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比如车架几何设定,悬挂调教,车手骑行姿势,甚至因为它的出现现如今骑行变得更容易上手。
    在历史上上公认的第一根升降座管诞生于KS,KS全称为:Kind Shock,是一家位于台南的台湾制造商,专门生产升降座管、后胆避震器等自行车零件。1998 年,KS总经理Martin Hsu从普通办公椅中汲取灵感,创造了他的第一个升降座,为KS未来在该领域不断发力开创了先机。

    ▲图中两根升降座管可能相差了十多年时间,虽说内部结构肯定天翻地覆,但是外观变化依旧不大。

    ▲KS的第一款产品操作方式和目前大多数入门升降座管一样,俗称掏裆升降座管。
  • 头像
    16 楼主
    2023-9-4
    我们都知道山地车从设计之初,对于降低重心提升稳定性一直都有执念,毕竟更低的车身和人姿态能拥有出众的稳定性,不难发现设计师们在升降座管未发明之前遵循该规则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更低的BBD(五通下沉)降低脚踏高度等。但是无一例外这些设计在降低重心方面收益都相当有限。

    ▲全新Shimano Saint平踏做的相当纤薄,降低重心时也能减少膝盖踩踏时弯曲角度,这也是为什么Shimano一直坚持脚踏使用开放式培林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能极大程度上减少脚踏的堆高。

    自从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大多数厂商和设计师都知道在下坡时翘起的屁股会成为重心最高的位置,而座管本身则是控制身体重心转移的巨大障碍,它将整个座舱空间分割了。所以在山地车诞生至1998年的空白期间,厂家和车手没有为改善这个问题努力过吗?这似乎难以说服所有人。
  • 头像
    节能爬坡 12
    2023-9-4
    居然是ks
    打开APP查看2条评论
  • 头像
    百香果绿茶514 9
    2023-9-4
    八百左右有什么好的品牌吗
    打开APP查看4条评论
  • 头像
    16 楼主
    2023-9-4
    时间拨回到1984 Joe Breeze 和 Josh Angell 就推出了名为Hite-Rite 的升降座管,其功能和现代山地车升降座管几乎已经没有区别,不过工作原理则是让人大跌眼镜。

    ▲Hite-Rite 的升降座管
    Joe Breeze 和 Josh Angell在快拆座管夹的轴杆位置安装了一根弹簧而另一端则夹住了座管的顶部,Hite-Rite 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通过快拆式的座管夹达到目的,当你松开座管夹向下坐时,座管会插入车架里面,这时候再夹紧座管夹即完成了下降动作,当然如果升起来则是打开快拆座管夹,弹簧会释放弹性势能将座管从车架立管内弹起,Hite-Rite 也能通过定制不同的弹簧长度达到不同的升起高度,虽说和现如今各种电子升降座管比起来似乎有点傻,但它的出现确确实实解决了当时大多数的问题。

    ▲为了理解我还特做个了GIF
    这个天才般的发明在当时掀起了一阵热潮,即便是它会使得整车增加80-140g(根据弹簧长度不同),但是依旧在短短6年中销售了25w件单品。
    打开APP查看2条评论
  • 头像
    16 楼主
    2023-9-4
    兄弟们先缓缓摸个🐟先喝个咖啡哈,等下讲升降座管对车架几何、几何悬挂调教的影响
  • 头像
    创世天英 13
    2023-9-4
    怎么不打🦶🏻了
  • 头像
    创世天英 13
    2023-9-4
    升降坐管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更大的座舱空间下陡坡可以降低重心,颠簸路段降低身体重心的同时可以给车辆更大的俯仰角变化区间,配合胳膊跟腿的缓冲动作能把通过颠簸路段速度大大加快
  • 头像
    沉稳理性 11
    2023-9-4
    怎么感觉看过,是不是之前发过
  • 头像
    终殇冥 12
    2023-9-4
    带佬,好用的平价外走线升降坐管有推荐吗
  • 头像
    儒雅的麦冬 1
    2023-9-4
    咱就说电变出来的时候带不带升降坐管吧
  • 头像
    查理蔡Charlie 5
    2023-9-4
    赶上直播了?
  • 头像
    车轮不息 9
    2023-9-4
    升降坐管对起伏路比较多的非常友好
  • 头像
    程金鸿 15
    2023-9-4
    我的车架是最便宜的
    打开APP查看4条评论
  • 头像
    天外化侠 9
    2023-9-4
    有 用掏裆式的吗
  • 头像
    lolonran 12
    2023-9-4
    山马放坡也很有用,公路车友都羡慕我的升降说也想装一个
  • 头像
    梨花猫 15
    2023-9-4
  • 头像
    Finn 11
    2023-9-4
    09年买的升降坐杆,到现在都没坏。 经历n台车了
  • 头像
    DreTly 13
    2023-9-4
    大草原的孩子玩车强度还是低,基本没啥强度,对升降座管的需求也是一般,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升降座管在某些条件下确实很有用
  • 头像
    寒凝雪99 14
    2023-9-4
    还得是升降座管好用啊
    打开APP查看1条评论
  • 头像
    Ryougi丶 10
    2023-9-4
    没错,就是我发起的
  • 大佬们推荐一下各个价位的升降座管!正考虑换呢!
    打开APP查看1条评论